發布人:汪榮森 發布部門:汪榮森 發布時間:2021-12-30 16:00:44 點擊率:【打印文章】
秋去冬來,校園里的教室窗明幾凈,道路旁依然煥發著勃勃生機。為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,加快城市文明創建工作的步伐,12月29日,合肥八中教育集團肥西中學“地理與生活”社團開展了一次以“垃圾分類”為主題的活動。
指導老師洪慶結合生活實例向學生們分析了垃圾在生物多樣性、人體健康和土地資源等方面產生的危害,并由此引出我國在應對垃圾問題時實行的垃圾分類制度。我國作為人口大國,生活垃圾已經成為制約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之一。垃圾分類制度的推廣,關系到14多億公民的生活改善問題。通過短視頻宣傳和指導老師的講解,學生對垃圾分類的意義,還有可回收垃圾、廚余垃圾、干垃圾和有害垃圾四種垃圾的標志、特點以及分類技巧形成了基本認識,顛覆了一些日常認知。
第二環節,垃圾分類連連看小游戲。在一堆垃圾選項中,學生點中和轉動提示的垃圾屬于同一類,游戲會顯示匹配成功,選擇錯了則會出現錯誤提醒。小游戲簡單、有趣,學生們玩得不亦樂乎。
知識競答游戲,把活動的氣氛推向高潮。學生分為A、B、C、D、E五個小組,對口香糖、水彩筆、雞蛋殼等幾十樣常見生活垃圾所屬的類別進行舉手搶答,每次搶答有兩次機會,已經搶答過的小組不能再次搶答。對于兩次搶答均為錯誤的情況,指導老師則會公布正確答案并解釋原因。學生們積極搶答,經過激烈角逐,最后解明星、劉穿、聶祖杰、陳杰和李家偉5位同學所在的A組奪得桂冠。沉浸式體驗教學,可以有效加強學生的參與感,使得垃圾分類教育變得簡單。
此次課程活動,在豐富學生校園文化生活的同時,也讓學生更多地關注當今社會發展所面臨的環境問題,引導學生爭當合格的環保小衛士。
供稿:洪慶